党建引领强管理集体经济谋发展——筑牢乡村振兴与粮食安全根基 |
2025-09-01 15:34:49 来源: |
|
2025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关键之年。在此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,必须持续强化政治监督,压紧压实各方责任,确保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。与此同时,牢记总书记关于“用最严谨的标准、最严格的监管、最严厉的处罚、最严肃的问责,确保广大人民群众‘舌尖上的安全’”的重要指示,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,成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任务。
一、不忘初心,记住乡愁
乡愁,是深植于中华民族血脉中的文化基因与情感纽带。它是对故土的记忆,是对传统的眷恋,是“闰土”般的儿时情谊,是“烛光里的妈妈”的深切温暖,是“外婆的澎湖湾”的悠远歌声,是老街、古井、枯树的童年印记。老乡们清澈的眼眸、朴实的心灵、纯真的笑容,无不体现着勤劳、友善、朴实、勇敢的民族美德。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,避免让现代生活成为割裂传统的“钢铁混凝土城堡”,失去人间烟火气,防止人际关系的异化,至关重要。要让城市留住记忆,让人们记住乡愁,这份乡土情怀是激发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内在动力,也是维系文化认同和精神家园的基石。

二、党组织引领:从管理变革到新型集体经济发展
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作用与农村经济体制变迁紧密相连。
1. 联产承包责任制前:村干部直接管理生产和经济,基层组织的管理能力较强,掌控力集中。
2. 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初期: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,有效解决了温饱问题。但随之而来的是,村干部对生产和经济的直接管理职能弱化,部分地区的基层管理能力出现下滑。这一时期,在追求产量和效益过程中,过度使用化肥、农药乃至一些“黑科技”的现象时有发生,加之部分国外资本的影响,粮食与食品安全风险积聚,亟待系统整治。
3. 发展新型集体经济:当前,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已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抓手。其重要性体现在:①实现多元经营与共赢;②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;③有效增加农民收入,推动共同富裕;④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。党组织必须成为引领新型集体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。
三、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重要性与紧迫性
以驻村实践观察为例,建强党组织刻不容缓:
1. 组织涣散问题:部分农村党组织存在老龄化、弱化、涣散现象,党员外出务工多,组织生活参与度低。
2. 土地抛荒现实:撂荒地、弃耕地甚至良田荒芜现象存在,愿意并实际从事农业生产的青壮年减少。
3. 资源闲置浪费:部分投入建设的基础设施(如道路、公园、器材)未能有效利用,造成资源浪费。
4. 人才结构失衡:传统老人留守,部分年轻人迷失于城市,乡村发展缺乏理想与活力兼备的后继力量。
5. 身份界定难题:传统农民、农民工与新型产业农民的角色界定与发展路径,是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现实难点。这些问题的解决,都依赖于一个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。
四、驻村工作:赋能基层,护航发展
驻村帮扶是加强一线力量、推动政策落地的重要举措。
1. 核心职责:聚焦建强村党组织、推进强村富民、提升治理水平、为民办事服务四大任务。其中,防止规模性返贫是底线要求,需对监测户动态管理,确保帮扶政策精准到位。
2. 角色转变与实践:驻村干部张志勇认为,乡村振兴关键要将“给予”转变为“赋能”。通过修路、架桥、完善水利、覆盖网络、美化环境等实实在在的工作,改善发展条件;更重要的是引导和支持本地青年返乡创业,激活乡土潜能,让土地重现生机。
3. 夯实基础管理:帮助村级组织规范日常工作台账、优化办事流程、推进村务公开,提升治理效能,反对形式主义的“数字帮扶”。
4. 培育后备力量:协助基层党组织发现、培养、选拔有志青年入党、进入后备干部队伍,为组织注入新鲜血液,增强持续战斗力。
五、山西实践:文旅赋能与特色兴农
山西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,拥有丰富的古村落、非遗文化和旅游资源(如“黑悟空”带火的文旅热潮),堪称“中国最大的地上博物馆”。近年来,山西顺应时代潮流,借助新媒体平台,将古老乡村、现代城市与优美环境相结合,打造自然家园与幸福花园。国家层面的非遗和古村落保护政策,与乡村振兴战略叠加,催生了休闲文旅、光伏产业、集体经济、特色养殖等多元业态的发展,显著提升了百姓的幸福感。“大同黄花”、“沁州小米”、“清徐陈醋”、“隰县玉露香梨”等地标品牌日益响亮,成为特色农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亮丽名片。
六、全覆盖壮大集体经济:筑牢经济与执政基础
全覆盖式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,是强化农村经济基础的核心抓手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,坚实的集体经济有助于提升村级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能力。
· 首要前提是建强基层党组织,使其能够有效抓好连接集体与农户的经济纽带。
· 实践路径:依托县乡两级支持,通过整合土地、农机、农资,推广农业生产托管等合作化模式,并由村集体经济组织代表农户进行监督验收,确保耕地充分利用、粮食安全生产。
· 改革重点: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深化为农村改革重点任务。驻村工作需助力推动集体资产股权化、内部治理制度化。通过加强党建统领经济发展,提升管理能力,确保“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”,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,从而稳固强国复兴的根基。
结束语
山西需努力在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上迈出新步伐,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三晋新篇章。在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进程中,必须坚持选派优秀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,持续加强农村基层党建,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素质、组织功能和战斗堡垒作用。作为省派驻村干部,张志勇同志定当牢记总书记嘱托,以确保百姓健康和安全为己任,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底线,为建强农村基层党建堡垒、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而不懈奋斗。
| |
|
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,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,严禁散播谣言和诽谤他人 |
|
|
|